4月10日下午,教务处在行政楼二楼会议室举行本学期教师培训心得分享会,我校张书通、刘振明两位教师,分别就参训内容及收获做了心得分享交流。
3月24日至4月3日,江西省人社厅在南昌举办2024年度江西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“三教改革”研修——技工院校语文、历史类教师培训班,培训内容包括师德师风教育、技工教育发展历程和办学特色、教学改革与创新路径、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、教学设计与教案开发、教学改革与质量评估等相关课题,并进行参训教师课程设计示范教学交流。
语文教研组带头人张书通老师谈到:在职业教育中要明确技工院校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——夯实语言基础,服务专业成长。要将原有的教学教学方法进行创新,比如通过影视片段、行业案例激活课堂,如用《大国工匠》纪录片讲解议论文写作等。同时,深化跨学科协作的思考,与专业课教师合作开发“专业+语文”融合课例,张老师谈到“语文教学在技工院校不是‘锦上添花’,而是‘雪中送炭’。”此次培训让其深刻体会到,只有将语言训练与职业需求紧密结合,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实用价值,为其终身发展奠基。他愿以语文为桥,助力学生既精技艺,又通文墨,成长为“文武兼修”的新时代技能人才!
历史教研组带头人刘振明老师谈到:本次培训使他深刻认识到技工院校的历史课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,更应该成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;历史教学必须与技工专业特色相结合,传承“工匠精神”,让历史知识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服务,让历史照亮学生的技能成才之路;历史教学要“有趣、有味、有效”,教师要深入挖掘历史内涵,丰富课堂内容,讲好历史故事,培植家国情怀。教学过程中要按照课标要求做好课程设计,创新教学手法、改进教学方向,加强历史与专业的融合,凸显历史教育中的工匠精神;要善于挖掘历史中的职业元素,让历史课真正成为学生职业发展的助推器,为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贡献力量。
常务副校长杨汉春总结讲话。他指出:语文和历史,是承载中华文明的核心学科,是培根铸魂、启智润心的主阵地。立足职业教育,语文教学关乎语言传承、文化自信,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土壤;历史教育肩负着“以史育人”的重任,是培养家国情怀的根基。当前,新课标、新教材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,我们必须以“大语文观”、“大历史观”引领教学创新,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厚植人文底蕴,树立正确的价值观。他希望老师们要带着问题去,带着方案回,学以致用,将培训成果转化为课堂实效。
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,我校教师要以空杯心态学习,珍惜与专家、同行交流的机会,主动碰撞思想;以研究精神反思,结合教学实际,找准自身专业发展的突破口;以担当意识践行,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、学生成长的引路人,致力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稳、越来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