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提升师生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伤预防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,9月23至25日,市人社局邀请专家上门授课,在我校开展为期三天的“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班”。授课老师从理论学习到实操演练,内容丰富、针对性强,为大家送上了一堂实用的“安全必修课”。
培训首日,工作人员早早布置好现场,同学们签到后均领取了定制笔记本,方便记录学习重点,为后续培训做好准备。
在理论学习环节,讲师围绕“工伤保险知识”展开详细讲解,从工伤保险的参保范围、申报流程,到工伤认定标准、待遇申领等核心内容,结合真实案例拆解政策要点,让大家清晰了解自身权益与风险防范要点。
在实操技能环节,心肺复苏(CPR)急救知识培训成为焦点。专业急救讲师通过“理论讲解+现场演示”的方式,详细说明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、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,从判断意识、开放气道,到胸外按压、人工呼吸,每一个细节都逐一示范。随后,参训同学分组上前实操练习,讲师一对一指导纠正,确保大家能准确掌握急救技巧,在紧急时刻具备“能出手、会出手”的能力。
为检验学习成效,培训尾声组织了专项考试。考试内容涵盖工伤保险政策、急救知识等核心要点,以闭卷形式考察参训同学的知识掌握程度,进一步巩固培训成果,让工伤预防理念真正入脑入心。
此外,培训还设置了消防演练与逃生屋体验环节。在消防演练中,大家系统地学习了灭火器、消防栓的正确使用方法,模拟火灾初期灭火流程。逃生屋则还原了烟雾弥漫的密闭环境,大家在专家指导下,学习低姿匍匐、沿墙摸索等逃生技巧,切身感受火灾现场的紧张氛围,提升应急避险能力。
此次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班,将理论知识与实操演练紧密结合,有效提升了我校师生及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。未来,我校也将持续加强安全知识宣传与应急能力培训,为校园安全筑牢“防护网”。